【人物风采】“乡亲们,你们的特产我收了”​——天柱县致富能人林泽波运用电商平台助村民增收|全球球精选

2023-05-10 10:36:51 来源:秘境黔东南

“乡亲们,你们的特产我收了”

——天柱县致富能人林泽波运用电商平台助村民增收

陈光昌


(资料图片)

“咔嚓,咔嚓!”近日,在天柱网络直播供货公司—中农食品公司生产车间,村民手拿剪刀挑剪蕨菜“老根”,拿菜刀一把一把地把蕨菜切整齐,开动机器把洗干净的榨菜切碎……30多个村民,实现在家门口就业。乡亲们的农特产品经过加工,源源不断地“飞”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。

在切菜机前,44岁的林泽波,默默看着这些忙碌的乡亲,眼眶湿润。

林泽波的妻子朱海华知道,2006年在广州创办服装厂年销售额达800万元的林泽波心念家乡,2012年在渡马乡青菜弯创建数字空间服装厂,既给家乡创税,又解决15 名当地村民就业。

遗憾的是,信息闭塞,交通落后,服装滞销,林泽波不得不返回广州总厂。在数字空间服装厂当了3年服装工人的村民又回到村里,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。

“八年了,乡亲们依然日出而作,日落而入,我也依然不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……”每每想起这些,不惑之年的林泽波,潸然泪下。

1979年,林泽波出生在贵州天柱县渡马镇鳌田村一户普通农家,深知父母和邻居挣钱非常不易。初中毕业后,他南下广州,进服装厂,建服装厂;进皮具厂,建皮具厂。求学好问、善于交际的林泽波进厂当管理员工资不低于一万元,建厂则销售收入丰厚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回报家乡。

“叔妈,大哥,你们种的菜,我一定能帮你们卖掉。” 2021年正月,林泽波常常接到乡亲们打来请求帮忙销售蔬菜的电话,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也向他发出返乡创业号召,林泽波立刻响应,“是天柱人,就要回天柱去!乡村振兴,非回家创业不可!”

次年5月,他与妻子,怀揣200万元,把原来的数字空间服装厂改装成中农公司。

建厂之前,200万元不是小数目,父母劝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,不要乱投资,免得血本无归。亲戚朋友劝他安心经营皮具厂,不要劳神费力,安心过好小日子。业余时间搞过网络直播年销售腊肉达2万斤的林泽波有自己的主见,创建中农网络直播供货公司大有前景。

“尽快把乡亲们的产品销售出去,建加工厂,我们争分夺秒。”林泽波说,从去年6月开始,600平方米的厂房30天完成装修,自动化杀菌、烘干、粉碎、提升等设备安装调试30天完成;500斤装的200个土坛子和500斤装的200个塑料桶10天内购置齐备;营业执照半个月时间搞掂;水质检测合格化验单两天办妥……2022年9月30日中农公司正式宣告营业。

一边建厂,一边发动鳌田村民种植萝卜,12户村民种植70亩,产萝卜14万公斤,产值15万多元,鳌田村民第一次尝到了种植蔬菜户均收入1.3万元的甜头;一边建厂,一边收购渡马湾场、瓦厂,蓝田楞寨种植大户的卷心菜、榨菜20万公斤,蔬菜滞销的种植户脸上绽放久违的笑容;同时还收购渡马镇鳌田、石洞镇汉寨、高酿镇春花等村的野蕨菜,短短十天左右,200多村民人均收入1500多元。

“现在是出产竹笋的季节,我马上开始收购竹笋!乡亲们都说,‘中农’是我们的靠山,山货变成钱,蔬菜能出黔!”回忆起村民卖了蕨菜和蔬菜数钱的高兴样,林泽波显得很骄傲。

农产品如何销售?林泽波结合当今市场形势,谈了自己的看法。

“线上直播销售,线下实体经营。”林泽波说,在联山移民街道设立中农食品电商运营销售中心,培养10多名主播直播销售农特产品。在凤城街道雷寨农贸市场设有“土公馆”农产品专卖店,以加盟店的形式,把农特产品销售到广州、杭州等城市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张法龙被免去铅山县副县长职务 毛瑾任铅山县葛仙山法庭庭长
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