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,预防未成年人犯罪,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近日,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司法局联合开展“未检保护 伴我成长”模拟法庭活动,让学生“沉浸式”体验法庭庭审,“零距离”接受法治教育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模拟法庭上,学生们身着制服,化身审判长、审判员、公诉人、法警等,共同审理一起发生在校园内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。模拟法庭严格按照审判程序真实还原了庭前准备、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等环节,“审判长”有条不紊地主持庭审,“控辩双方”举证、质证、激烈辩论,围绕案情引用法律法规,讲述法理,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威严。
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模拟法庭,深入了解了我国的公诉制度、审判制度,更认识到了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,今后要好好学习法律知识,做遵纪守法好少年。
察右前旗司法局副局长吕学波表示,模拟法庭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法治进校园的形式,通过参加和旁听模拟法庭,让同学们更加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和威严,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,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,对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起到了很好地警示教育作用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全面推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,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。其中,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,而全民守法的实现,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增强全民法治观念,最关键的就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。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、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赵首军认为,要通过多方面、多角度,更加鲜活有效的形式和内容,让法治教育滋养青少年心田。
赵首军:长期以来法治教育总结出了许多卓有成效有的教育宣传方法。模拟法庭活动,让学生“沉浸式”体验法庭庭审,“零距离”接受法治教育。公检法司走到学校,用自己的法律理论与司法工作实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,青少年学生更愿意接受,互动热烈。这种教育方法将多样性、鲜活性与有效性紧密结合起来,就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。
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,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,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。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,公检法司和教育部门要从多角度多方面长期进行。
为了做好这项工作,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:
●要有制度保证。将有效的教育方式制度化,长期贯彻落实,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考核制度,公检法司教育宣传等部门是要承担法治教育的主体责任。
●要有教育阵地保证。注重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,设制法治教育课,有专任的教师保证教学课时和教学质量。
●坚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的法治教育宣传有机结合,创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。学校、家庭、社会都要开展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。
●在教育宣传的同时创新帮教机制,搭建关爱平台,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,开辟未成年人维权绿色通道,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其遇到的法律问题。
记者:孙雪梅、彭 程
编辑:赵佛佛
审核:岳 楠
监制:山 丹
声明:奔腾融媒原创稿件
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内蒙古新闻广播》官方微信
关键词: